瑪麗蓮·夢露 阿諾德是第一位加入著名的瑪農影社的女性。其最負盛譽的作品就是這張為瑪麗蓮·夢露拍攝的人像照。作為一名極富開拓性且無與匹敵的攝影家,她曾獲得紐約國際攝影中心授予的"攝影大師"的稱號。 畢加索 歐文·佩恩 1967年 二戰後,在時裝攝影領域崛起的璀璨耀眼的巨星歐文.佩恩,以其超然的現代氣息和新穎的表現方式,張揚著極具個性的創作風格,將一代新貌賦予20世紀中期的人像攝影。
艾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 1964年
瑪麗.西爾弗斯通 1962年 西爾弗斯通對第一夫人作出如此富有同情心的詮釋,這符合她的美學觀點。西爾弗斯通嚮往的是家園與和諧,這一理想常由匈牙利、印度或伊朗等地的家庭工人和防守良好的人家等形象表達出來。 麥當娜 赫布·裡茨 1987年 裡茨是20世紀80--90年代名滿全球的名人肖像攝影家。其作品因絕好的藝術性,在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雜誌中都有刊載。人們常提及他在80年代末為當時獨一無二的巨星麥當娜所拍攝的作品,在這幅作品裡人像攝影家所關心的不是被攝者而是作品本身的構成美學。
瑞尼·布裡 20世紀60年代 格瓦拉是古巴革命運動的一位著名領袖。這張是集會中抓拍下來的鏡頭。瑞尼·布裡是瑪格納圖片社的資深記者之一。
克裡斯特·斯特隆霍姆 1959年 這是人像攝影史上的一張名作。男子的髮式從左邊分開,仍具男性的樣子,而他的眼神、他作出蒙娜麗莎式的面孔和安祥中帶點哀怨的神態則更像女人。 憂鬱的眼神 讓盧普·西夫 1959年
尤素福·卡什 1957年 海明威,美國作家。其文體以簡練著稱,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鄭景康 1955年 齊白石,現代書畫家、篆刻家,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1953年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稱號;曾獲得世界和平理事會1955年度國際和平獎。 達利 菲利普·哈爾斯曼 1953年 哈爾斯曼因一生拍攝無數名人而稱名於世。其風格是以構思精巧的超現實手法和詼諧幽默情調的抓拍見長。
艾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 1951年 艾森斯塔特被稱為"捕捉歷史瞬間的人"、"新聞攝影的先驅"。這幅作品是丘吉爾在一次保守黨競選活動中的亮相。面對公眾,丘吉爾經常喜歡叉開兩個手指形成英文中的"V"形字母,表示"勝利"(Victory)。
瑪格麗特·伯克·懷特 1946年 1929年,伯克·懷特受雇於出版界的大腕亨利·盧斯,成為《財富》雜誌的首席攝影師。後又轉到《生活》雜誌。伯克·懷特是位領袖級的攝影家,在世界各地及大部分戰場上都留下了她拍攝的足跡。
喬治·赫裡爾 1938年 20世紀30年代,赫裡爾傾向於使用單一的戲劇性照明,以便把他的好萊塢名角兒戲劇化,把他們拍成表現主義的和現代派的。這是20年代德國攝影的流風。作為人像攝影家,赫裡爾拍遍了各主要攝影棚裡的所有名人。
愛德華·斯泰肯 1926年 斯泰肯是攝影史上一位佔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他在人像、風光、時裝和廣告等多個攝影領域均有卓越建樹,曾獲無數的榮譽和獎勵。
璐特·雅各比 1938年 出身於攝影世家的雅各比,因專門為眾多的藝術家、戲劇家、音樂家、舞蹈家、影星和各類名人拍攝過富有個性的肖像而享有極高的聲譽。 墨索里尼 盧西恩·艾格納 1935年 在20世紀30年代,能對此等大人物進行不經監視的寫真足以使攝影者成名,而這幅作品赫然列於此類作品之首。
裕勳齡 1903年 裕勳齡是滿族人,隨父駐任法國期間學會攝影,回國後被召進宮內為慈禧拍照,久之即成為御用攝影師。
|
|||||||
本文網址: http://www.secretchina.com/news/269802.html |
- Nov 06 Thu 2008 21:27
20世紀攝影史上最經典人像(組圖)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